最新消息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255318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指出,目前國內長照產業人力,有高達八成須仰賴女性中高齡勞工,年齡多在45至54歲,年齡偏高,本國籍占三分之二,顯示國內女性是照顧老人的主力。
調查也指出,長照人力常見搬運重物或服務對象、姿勢不自然、以及長時間站立或走動情形等姿勢問題。
研究中發現,在台灣照顧服務員的年齡普遍偏高,體能衰退,如何吸引年輕勞動力或是強化中高齡勞動力進入照顧服務產業為當務之急。勞研所建議,參考護理工作制度協助建立照顧服務工作之職涯發展,以使照顧服務員依其年資或工作表現可以有晉升的機制與管道,同時提供優良勞動環境與條件,鼓勵更多勞動力投入,亦能減緩照顧服務員不足的現況。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簡稱:勞安所)為分析長照機構勞動條件、人力結構與職業安全衛生現況,針對不同地區、類型之長照機構,完成508份照顧服務員問卷與59份長照機構問卷調查、50場實地訪查及作業環境測定599點次,並藉由產官學專家之焦點座談會與深度訪談,提出長照產業問題分析及因應對策。
勞安所指出,「長照產業人力結構與職場環境問題分析及因應對策研究」發現照顧服務員以女性為主(占80%),年齡多在45~54歲,工時以8小時居多。照顧服務員外籍與本籍人數比約1:2,多設有員工溝通管道,工資、工時、福利上皆依勞基法辦理。
調查指出,有工作姿勢的問題中常見搬運重物或服務對象(占15.3%)、姿勢不自然(占12.7%)及長時間站立或走動情形(占15.4%)。
調查結果發現,多數長照機構對相關法規不熟稔,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問題較多。例如,在作業環境監測方面,多數長照機構總菌及真菌濃度皆符合空氣品質標準,無氯氣暴露與噪音的問題,但少數機構二氧化碳濃度與照度不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