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451213
「就業服務法」第46條條文修正草案擬明天三讀通過,將開放80歲以上長者、70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可免評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新聞示意圖。記者杜建重/攝影
「就業服務法」第46條條文修正草案擬明天三讀通過,將開放80歲以上長者、70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可免評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台灣勞工陣線今聲明反對違反立法程序的胡亂修法,強調若以年齡、疾病而非以實際照顧需求作為聘僱外看資格,不僅將老人照顧服務推向家庭化、市場化的深淵,更勢必對衝擊國內長照人員、中高齡就業機會,重挫台灣公共長照發展,呼籲國民黨立委懸崖勒馬。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評估,直接申請聘僱看護移工」的政見,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當時許多民間團體批評此舉將嚴重影響台灣公共長照制度發展,衛福部與勞動部因此邀請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等團體,以及醫療與長照專家,並研商以「照顧需求」的採用多元認定標準。
社會各界對以「年齡」作為聘僱外看門檻的意見兩極,失能者家庭雇主團體大表期待,但社福、婦女、移工及勞工團體強烈反彈,認為將照顧責任推回給家庭的作法,不僅將好不容易建立起來公共長照政策目的背道而馳,更繼續助長難以保障其勞動權益的個人家庭僱傭型態。
勞陣強調,非依「實際需求」而是以「年齡」、「疾病」等類別大開後門,將必種下「不斷要求放寬家庭看護移工聘僱資格」的種子,在移工制度與權利尚未完善下,不僅將現行老人照顧服務推向家庭化、市場化的深淵,未來更勢必對國內長照從業人員、中高齡就業機會的嚴重衝擊,多重交織下,導致台灣公共長照發展的受挫,也將侵害各群體的權益。
除此,勞陣指出,這次修法國民黨也違反立法程序,增加「每進用原住民一人或向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繳納代金者,得申請引進外國人二人」條文,過去營造業開放移工對原住民的就業衝擊相當明顯,這第二道後門條款明定營造業可以用錢換移工,不僅無助於改善原住民就業處境,更不利有意願從事營造業工作的原住民就業。
過去營造業以缺工為由一再要求開放更多移工,勞陣認為,加薪和改善惡劣勞動環境才是正本清源之道,移工職災失能幾乎是本國籍勞工的兩倍,在營造業高風險未改善前,就大幅修法放寬引進移工,無疑是惡化移工的勞動處境。
勞陣表示,就服法成為台灣制度性聘僱移工的法源基礎已逾30年,勞陣支持全面檢視現行不合時宜又無法保障移工人權的政策,但反對這種這種偷襲式的大開後門修法,不僅和既有的政策目的背道而馳,也無助於解決長期以來移工政策的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