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來源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577243
長照制度運行已久,卻仍有不少民眾認為把長輩,或家中的被照顧者送到照護機構是不孝,或有遺棄感,常常讓使用長照的家屬備感壓力。設計/林雍琁
我國長照制度從2007年上路至今已近20年,其間經歷過兩次變革,下一階段的長照3.0.將提早一年於明年2026年上路,只是長照制度運行已久,卻仍有不少民眾認為把長輩,或家中的被照顧者送到照護機構是不孝,或有遺棄感,常常讓使用長照的家屬備感壓力。
從民眾長照滿意度調查中可發現,民眾獲取長照資訊的管道最主要為親友及醫院或照護機構,由此顯見民眾都是有需求了才開始找資料,或尋求協助,如此一來,在時間壓力與現實的壓力下,可能導致民眾對長照資訊囫圇吞棗,走了不少冤枉路,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建議,民眾若有長照諮詢或相關規劃媒合,都可以撥打「1966」長照專線。
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的民眾,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換句話說,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是65歲以上的民眾,截至113年的6月底,包含嘉義縣、台北市、南投縣、屏東縣等七個縣市,已經步入超高齡社會。
由於照護中心或多或少讓被照顧者有拘束、不自在的感覺,為打破建築物限制,屏東縣逐試辦「無圍籬日照」,屏東縣長照處處長陳桂敏表示,無圍籬是以在地長輩的特性為出發點,如鹽北日照中心,看準被照顧者昔日多務農,因此規劃老幼食農共學,讓長輩發揮專業與幼童互動,增進社會參與,寓教於樂。
不管哪一種長照資源的設計跟使用,都是以人的感受為出發點,只是美好願景若沒有資源做後盾,都將淪為空談,目前長照基金的財源多來自房地合一稅、遺贈稅、菸酒稅以及菸捐等,雖然目前收入有足夠餘裕應對支出,不過房地合一稅、遺贈稅、菸捐等財源都不是很穩定,加上台灣人口老化嚴重,長照需求日益擴大,如何穩定財源恐怕是眼前的當務之急。
目前長照基金的財源多來自房地合一稅、遺贈稅、菸酒稅以及菸捐等,雖然目前有足夠餘裕應對支出,但卻並非穩定財源。圖/王彥鈞